绥宁在线网络看房团,团结一起去买房,价格更优惠!
绥宁县本地自己的上网导航

主题: 儿时的年味

  • 上善若水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10695
  • 回复:2
  • 发表于:2020/1/1 19:14:32
  • 来自:湖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绥宁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年,得回家过。家乡的年才有味。
      即便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所有节日都是例行公事般敷衍。但只要回到乡下,全家人围着火塘喝着甜酒聊着趣事,年的气氛就浓了起来。
    说起年味,数儿时最浓。每回忆起总觉温暖如初。
   那时的年,一过腊月十五,各家各户便开始忙碌。母亲和伯母们商量着哪天磨豆腐,打糍粑。父亲则和伯父们合计着哪天杀年猪等。那个年代不管贫富各家都会喂养一头肥猪过年。杀年猪首先得挑个好日子,再召集几个得力助手帮忙。当年猪被开膛破肚后,我们这些娃娃们最关心的便是“洋脂油”,“洋脂油”抹点盐烤熟吃喷香喷香。其实“洋脂油”是猪身上的淋巴结,不益食用。当然,这是很多年以后才晓得。杀完年猪年味就浓了,父亲忙着在堂屋分割猪肉:哪些是用来拜年走亲戚的,哪些是用来熏制腊肉的,哪些是用来做血耙的……母亲也不得停歇,熬制猪油,磨豆腐,豆腐出来了,又得做血耙,霉豆腐,腊豆腐……因我家没有石槽,几乎都是在外婆家打糍粑。打糍粑可是体力活,爸爸和舅舅几槽下来已是汗流夹背。女人们负责将糯米团搓捏成拳头大小,再整齐摆放在蜡板上,然后再合上一块木板,就轮到小娃娃们“踩糍粑”。我们几个使劲蹦啊跳啊,直到精疲力尽。那时每家至少要打三、四槽糍粑,即便外公安排我家和大姨家的糍粑先打,但每次我们还是要摸黑走山路回家。
   过年,春联不可或缺。
   父亲写春联时,不管天气多冷,我都是他的小跟班。父亲在堂屋的八仙桌上铺开红纸,然后裁、折、写,贴。几副春联下来也要耗费一上午时光。但父亲从不嫌麻烦,年年坚持写春联。在今天看来,父亲的毛笔字也就一般般,但我始终觉得比市场上的印刷品更有年味。红红的春联往门框两边一贴,历经风雨的木屋瞬间亮堂了起来。
     一年中的最后一次赶场,即便年货备齐了也不妨去“挤挤”。是的,最后一场真的只能用挤字来形容。街道两边摆满鸡鸭鱼肉,蔬菜水果,年画灯笼……与旧友寒喧几句,与商贩啰嗦几句,与亲戚嘻哈几句。醉翁之意不在酒,赶场就为感受年味罢了。
    除夕晚上,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大年初一忌讳的话语。比如:不能说冷死了,饿死了,没有了,空了等等。那时岁数小,压根不记事。清早钻出被窝第一句话便是“冻死了”,父母让我帮忙添柴火,跑去柴屋一看没有劈好的柴,转头就大声喊着:爸,没柴(财)了。气得母亲打也不是骂也不是。没过正月十五父母一般不会动怒,即便孩子再惹事生非,这是家乡的习俗。所以我和弟弟春节期间有时不小心犯错了,第一反应便问今天是初几?没过十五吧?
   儿时的年,总有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。屋外是冰天雪地,屋内是烟火人间。我们一家四口围坐在火箱里,守着黑白电视磕着瓜子,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辞旧迎新。那年的时光很慢,走亲访客总得歇上几晚,出了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。那时的幸福很简单,一颗糖就能甜蜜好长时间。那时的雪很绵很软,将人间映得清清白白。
  儿时的年,一直暖着心房。
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
  
  • 曾公子
  • 发表于:2020/1/3 20:43:25
  • 来自:湖南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怀念儿时的春节。怀念大年三十年夜饭喝甜酒,吃砧板肉。吃砧板肉是我们新化的习俗。父亲把煮熟的大块瘦肉切成片,就着滚烫的水酒喝。父亲总会把最瘦的肉给我们三兄妹。。那是我吃过最香的肉了。自己吃带皮的肥肉。父亲喜欢肥肉,一坨一坨的肥肉在他的嘴里吧唧吧唧,油会溢出来,然后用手背擦掉溢出来的油,继续切砧板肉。如今,再也吃不到父亲切的砧板肉了!已成了最美好的回忆。
  
  • 苗家客人
  • 发表于:2020/1/6 9:13:53
  • 来自:广东
  1. 板凳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每个人心里都装着那份大爱,父亲如山啊。
望石成史史成石,填词为诗诗为词。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